關于泳池選擇的這些誤區你知道嗎?
選擇游泳池并不光是看人多人少這么簡單,還有許多細節值得注意,有些因素甚至相關安全和健康,不可輕視,有大量泳池中毒甚至死亡事件,也有許多人因為游泳而染上了口鼻耳朵和眼睛的疾病,具體怎么來選泳池我們慢慢來了解,首先要說的是大家選擇泳池時碰到的誤區
“泳池味”說明泳池干凈?
只要小時候有過游泳的經歷的朋友,都知道一種類似消毒水的“泳池味”,許多人甚至把這樣的泳池味作為干凈清潔的表現,但其實恰恰是臟的體現,因為這些味道來源于游離氯和尿液、汗液中的氮類化合物發生的產物。(當然一些泳池不用漂白粉、游離氯來消毒,而用臭氧、紫外線等,不能使用這個方法)
人少小泳池比人多公共泳池干凈?
許多人認為人多的公共泳池不干凈,而健身會所的那種小泳池感覺,其實根據多個城市的調查來看,一般大泳池達標率反而高,因為大的公共泳池(如體育中心、大學泳池)往往采用循環水系統,同時政府的督查力度更大,而健身會所的小泳池換水頻率很低,常常就是每天撒一點漂白粉而已,一般質檢機構也不會去小泳池檢驗(或者說檢查頻率會低很多)
泳池硬件設施大PK
1.循環水vs固定水
選擇泳池最重要的標準就是干凈和衛生,而衛生與否最重要的是看換水是否勤快和換水方式,一般來說一泳池水水量極大,換水成本很高,而且換水耗時也大,一個泳池很可能一年徹底放干的換水一次到兩次,這時候是否有循環凈化裝置就是分出泳池檔次最直接的體現了。怎么看泳池是否開了循環水?一般來說國內采取的是順流式或者是混合式凈水裝置,也就是水自然溢出到凈水裝置,然后再凈化后排出。這種凈水裝置非常好辨別,有兩大特征,一個是這類泳池水位很高,水不斷漫出;一個是泳池邊緣是金屬或者塑料的格子,水可以直接流入凈化池。
而通過人工換水的固定水泳池往往水位較低,泳池岸邊為硬質材料。
當然如果是逆流式凈水裝置水不通過自然漫出來循環,而是在底部出水,底部會有白色的塑料圓孔進水出水,一般都藏在泳道線下方,而且相對密集。
和很多工廠裝了環保凈化裝置但做擺設一樣,有凈水裝置還沒用,還要開凈水裝置開不開,看開不開最方便的方式是看出水口是否一直有水出,出水口一般都是在泳池底部(類似上面逆流式凈水裝置的入水口),一般整套裝備運行會分為三個階段,一是簡單過濾(硅藻土等,除去頭發等雜質),然后是消毒殺菌(含氯化合物、臭氧或者紫外線),三是加熱(調溫),要感受裝置開不開其實也很簡單,就是走到地下出水口感受出水的溫度,一般會比泳池溫度高,如果每個找了幾個出水口都在出水且有溫差,說明這個泳池是切實開啟了凈水裝置的。
2.殺菌方式含氯化合物vs臭氧
泳池中那么多人,難免有病原體、微生物,殺菌是必須的,不過殺菌劑的選擇很重要,雖然許多殺菌劑都能有效殺菌,但部分殺菌劑濃度過高較容易對人產生副作用,同時有的殺菌劑本身其實還好,但會和泳池中的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更有害的物質。
最傳統泳池一般都用漂白粉,小時候就游過泳的一定知道,清場后泳池員工就會往泳池內啥漂白粉,甚至有的不負責任的泳池人在水里的時候直接撒漂白粉固體粉末。他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鈣,也就是Ca(ClO)?,當然能夠有效殺菌,對人的副作用也很大,有毒性,新聞中泳池漂白粉中毒的事件也很多,氯化物中毒會對人體造成不可逆的損傷甚至致命,新聞一搜一大堆。漂白粉應該經過初步稀釋后再在人不在泳池時候進行消毒,如果下次你看到工作人員直接拿漂白粉撒,那奉勸大家不要選擇這樣的泳池。
除了漂白粉,現在也會用其他含氯化合物進行殺毒,原理都是一樣。含氯化合物都會和人體排泄物(小便和汗液)中的含氮化合物發生反應,形成毒性更大的東西。同樣是必須控制濃度和撒的時機,一般來說循環水的泳池是在外部(水在凈化裝置)時候進行消毒,所以氯化合物的濃度會更均勻,危害小。而不管什么泳池,一個有責任心的泳池應當是每天定時或者實時監測并公布氯化合物含量的,國際標準規定:“游泳池水(包括兒童涉水池連續供給的新水)應保持游離余氯濃度為0.3-0.5毫克/升。游泳池水(包括兒童涉水池連續供給的新水)加氯量按池水中游離余氯量為0.3-0.5毫克/升”,以南京為例,多家正規的大型泳池都會在外面標注每天的含氯量。
現在也有新型的殺菌方式,分別是紫外線殺菌和臭氧殺菌。這兩種殺菌只可能是循環水泳池才可能使用。紫外線殺菌副作用最小,可是昂貴而且沒有持續作用,一般只在高檔健身會所的小型泳池使用,一種是臭氧殺菌,臭氧當然過量也是有副作用的,但比含氯化合物少很多,而且即使和含氮化合物反應也不會有有害物質,同時對比紫外線殺菌殺菌的持久性要好很多。所以大型泳池極其推薦是臭氧殺菌的。以南京為例,南京大學仙林校區的泳池和全民健身中心的泳池就是臭氧殺菌的。
不過因為紫外線和臭氧殺菌的持續性都遠不如含氯化合物,經常泳池即使用了這種殺菌方式,也會再用含氯化合物,也就是在外面循環進化時候使用紫外/臭氧殺菌,在泳池里依然要添加漂白粉等殺菌劑,不過含氯化合物用量會少很多,所以大家也能夠根據放心。
3.水溫控制
水溫是很多人選擇泳池時候忽視的內容,其實水溫的控制也能看出泳池的定位和運用,首先最基本的,如果一個泳池沒有恒溫系統,基本檔次就不高(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但同樣是恒溫泳池,能保證水溫的恒定,還有能夠在外面公布今日水溫,就側面說明泳池的管理水平比較好。
同時對于恒溫泳池,高低溫的選擇也需要注意,一般泳池水溫都在24-30℃,對于學習游泳的人和戲水的人,建議選擇高溫泳池,也就是28-30℃的;但長游健身的人,建議選擇低溫泳池,24-26℃為宜,最好不超過28℃。因為人體在水下沒有辦法排汗降溫,只能通過和水的溫度交換來降溫,對于大運動量的人,高于28℃的溫度不光是影響成績發揮,甚至是會導致水中暑和死亡,這不是開玩笑,實際有許多游泳中暑甚至死亡的案例,還有一些甚至是游泳運動員訓練時因為水溫過高而死亡的事件,所以特別一些訓練自然水域長距離游泳的人,一次游泳距離經常在3公里以上,務必選擇低溫泳池。
相反,對于學游泳的人和戲水的人,水溫過低就容易受涼(就算受涼這說法有沒有科學依據,但影響人體舒適度是肯定的),因為學游泳的和戲水的人運動量有限,或者說水中休息時間較長,并不用擔心水中中暑的情況,當然一般來說因為經濟因素,絕大部分泳池不會超過28度,但也有許多溫泉泳池、夏天烈日中的露天泳池,大家一定要注意水溫,水溫過高不能在其中進行長距離游泳。
細節決定成敗
都說細節決定成敗,在泳池選擇中,這些細節看似無關緊要,卻能極大影響人游泳的舒適度,也可以從側面看出泳池的管理水平。
1.強制沖淋與浸腳池
絕大部分泳池規定人是必須淋浴后再下水的,一方面保證游泳的人心血系統安全,一方面也讓泳池更加干凈。但絕大多數人不會這么做,所以部分泳池就在進入泳池前安裝強制沖淋的設備,這樣一個很小的細節,卻能改善泳池的環境,也能減少突發事件。
浸腳池基本所以泳池都會設,因為腳上有大量真菌,要用高濃度含氯水進行消毒,但浸腳池的設置也是可以看出泳池細心程度的地方,因為人總是不自覺的,許多人不喜歡踩到消毒水里,許多泳池將浸腳池放在空曠的地方,導致許多人直接繞過或者跨過去,而細心的泳池會將浸腳池放在室內和室外交接的地方,在狹窄的通道里放置浸腳池,讓人繞不過去,這一個小小的細節也許會影響泳池的整體干凈程度。
2.泳道和水深設置
泳道和水深設置也是門學問,一般來說水越深游的越舒服(浪小、水的擾動少),而通過合理的水深和泳道設置,也能將長游的和學習游泳和戲水的分開。最基本的要求,那就是健身泳道要和戲水、學游泳的泳道分開,長游泳道再用泳道線做分割,并且禁止橫向游泳。水深方面最好選用V形的低而不是斜坡,也就是雖然深水區很深,但靠近頂頭的地方水深會變淺,這對于剛開始學會游泳的人能根據增強安全感。
如果要做的再好,就是深水區水深能再加深。比如南京五臺山泳池,泳池被泳道分成兩大塊,一部分全是3.5米以上深的,即使夏天泳池人非常多,但對于長游的人來說,泳道中的阻礙也相對較少,因為這一塊都是游泳有一定水平游一定距離的人,泳池利用率就很高。戲水和學游泳的都在另外的淺水區游,互不打擾。
對于泳道線也有些小細節要注意。泳道線的塑料漂浮物盡量選擇圓潤的材料。
因為游蛙泳接近泳道線時(泳池人多,在所難免要游在邊上讓人),腳其實很容易蹬到泳道線上,本人就多次蹬到,有一次就因為泳道線的塑料浮標比較尖銳,導致腳趾劃出血來。
3.衛生間位置和吐痰器
如果問所有人游泳池最臟的是啥?大家可能都會說有人在泳池內小便吧,《南方公園》專門以這個主題做了一集順便惡搞2012,泳池內的小便含量一下子飆升到93%,發生質變,產生大洪水……畫面太美,不建議與食物同時食用……要徹底禁止泳池內的小便幾乎是不可能的,除了靠勤換水,還有一個就是衛生間的合理布局。世界有三種人,一種是任何時候都講文明禮貌的,一種任何時候都不顧及他人的,但絕大多數人是第三種,也就是自己不太麻煩的時候還是講文明禮貌的。這就是“遵守規則的成本”問題,要減少不在泳池內小便的“成本”其實很簡單,那就是衛生間設立在泳池邊,而不是更衣室內。比如南京兩個泳池,一個在泳池邊就有衛生間,一個不光在只有更衣室內有,更衣室還在二樓,需要爬樓上去才行,你說哪個泳池自覺的人更多?
不過其實只要是健康人,尿液本身是無菌無毒的(但和含氯化合物反應會產生有毒物質),其實對健康危害最大還不是小便,而是痰液,痰液的細菌含量極高,一個較好的游泳池在泳道兩端,應該有吐痰器,這也是讓泳池更干凈的一個小細節。
1.救生員設置和吹哨率
我們一直在說泳池的健康衛生,其實看泳池質量也不僅僅是靠硬件和細節,而要看人的管理,同時要要保證人身健康也不是簡單的衛生就行了,另外一個安全隱患就是溺水,這就對救生員要求很高。首先最明顯的就是泳池內有沒有救生員,或者說救生員的在崗率,一般來說標準泳池最起碼有兩個救生員,小泳池要有一個救生員,而救生員應該有專門的高看臺可以坐,方便更好觀察情況,手頭也應該有長桿、救生圈等設備。
同時在崗不代表在工作,這就是考察一個泳池救生員是否在觀察的指標,吹哨率,因為泳池除了溺水這樣的大事故,總有人會有些危險動作或者擾亂正常游泳秩序的動作,比如抱著泳道浮標、跳水、打鬧、橫游等等,一個泳池經常聽到救生員吹哨既說明這個救生員更觀察更細致,真有險情他能及時發現,也會大大改善泳池環境,讓人游的更舒心。
2.體檢
記得小時候去泳池都要辦理健康證,但慢慢這樣的行為流于形式,成了花錢買個紙片,漸漸就基本取消了,其實體檢本身是很必要的,首先部分疾病并不適合游泳,比如心血管疾病,而有些傳染病會通過泳池傳播,比如皮膚病、肝炎、眼科疾病等。大家真不要怕體檢麻煩,一個需要體檢證明的泳池恰恰是需要珍惜的可以信賴的。
篇后語
除了確保安全健康的基本設施,附加設施也能覺得游泳的舒適度,比如洗浴,首先必須位置充足、水量大,如果有浴盆、桑拿房那更加加分。更衣室的柜子的大小和離地面的距離也是影響舒適度的一個因素,甚至前臺發手牌的位置間隔都有講究,注意細節的泳池不會按號碼順序發,這樣會導致進去的一批人都擠在一塊更衣,而是間隔著發。泳池邊上的健身設施也是提升一個泳池檔次的地方,可以將力量訓練和有氧訓練一起進行,不過對管理也有要求,對一個要求嚴格的泳池來說,力量訓練區應該不得著泳裝進入,同時健身器械使用完后必須要重新沖洗更衣后才能入泳池。